![]() |
攝於東京鐵塔內🗼 |
旅遊最緊要開心,但都有啲保險事項要留意,先可以玩得安心又保障充足!
從 COVID 開關 → 2025年5月,這 2 年內我大約處理過 +200張旅遊保單,以及 +40宗旅遊保險索償個案 (索償率大約在10%-20%),其中 2宗係 IPA 國際緊急支援服務 (索償率大約1%)。特別的索償之後會以獨立篇章記錄,以下是我整理出一般的經驗分享,希望可以幫到大家:
- 🫀 旅遊保險 唔保「已存在情況」,例如本身有心臟病,去旅行期間發病,唔屬保障範圍;
- 🌀 天氣都屬「已存在情況」,例如掛咗8號風球先買旅保,因風球造成嘅損失唔保;日本地震預警都一樣唔受保;
- 📲 旅行中電話水浸或跌爛,回港後可去原廠報價(Apple、Samsung、小米等),有報價單即可索償,唔一定要單據;
- 📸 相機或其他物品損壞,做法一樣,去原廠報價,保障上限視乎保單等級;
- 🧳 行李箱喺機場損壞,記住即場通知職員並要求官方紀錄;
- 👮🏻 如物品遺失或被盜,必需報警、通知交通機構或酒店等,有官方紀錄先可理賠;不過 金飾、鑽石、翡翠、珍珠等貴重物品唔保;
- 🚗 如貴重物品係無人看管下遺失(例如擺車內),一律唔賠,所以重要物品要跟身;
- 🏥 如旅行期間有意外或病痛(非已存在病症),要喺當地睇過醫生先可以報覆診費;因為旅遊保險只包在香港覆診的費用,如果在當地無睇,回港1-2日內求醫,可能酌情處理,第3日或之後就未必賠;
- 🔔 如旅行中唔小心整壞其他人嘅財物或造成人命損失,唔可以私了,第一時間通知保險公司;
- 🏨 如果整壞酒店或Airbnb 房間內設備,因為係你自己租用範圍,唔算第三者,通常唔保;
- 但若整壞 公共設施(如大門玻璃),有機會受保,但需個別審批決定。
- 🗓️請在引起索償事發日起計,30日內通知我們,如果太遲通知,保險公司有機會不獲處理。
🧳 雖然保險細節多,但清楚知道點樣做,可以令旅程中遇到突發情況都唔慌張。希望呢啲分享幫到大家!😊
0 留言:
發佈留言